|
|
新增病例11例均为境外输入 国境线负离子消杀亟待推广 |
【发布时间:2020/11/30】 【查看次数:2398】 |
|
|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 空气负离子
世界卫生组织29日公布的最新新冠肺炎疫情数据显示,全球确诊病例较前一日增加564813例,达到61869330例;死亡病例增加8985例,达到1448896例。
另据国家卫健委通报:截至11月28日24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1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福建4例,上海3例,四川1例,云南1例,陕西1例,甘肃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4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均在上海)。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疫情对我们的压力正在加大。
我们多次呼吁,是时候在我们的国境口岸,筑起阻隔新冠肺炎疫情的“长城”了。这个“长城”是什么?就是空气负离子消杀技术!我们再次呼吁:各地有关部门要向解放军202医院学习,大力推广负离子消杀技术,把这个“长城”建到各口岸机场航站楼、铁路候车室、海关入关窗口及货物储藏仓库等场所,坚决把新冠肺炎疫情堵在国门之外。
病毒消杀,空气负离子技术No.1
离子医学告诉我们,空气负离子能灭菌、除尘,对空气的消毒和净化有一定作用。空气负离子具有较高的活性,有很强的氧化后的还原作用。释放空气负离子,能破坏细菌的细胞膜或细胞原生质活性酶的活性,从而达到抗菌杀菌的目的。实验发现:运用空气负离子消杀技术可以有效杀灭H1N1、H3N2等流感病毒、EV71手足口病毒、COX-B3萨科齐病毒、AD3、HSV-1疱疹病毒等,同时空气负离子消杀技术对于RNA病毒、DHA病毒,包括有包膜的病毒、无包膜的病毒,以及轮状病毒、新冠肺炎病毒均有杀灭作用。
空气负离子消杀技术能成为解放军202医院、武汉军山方舱医院等单位新冠肺炎疫情消杀的选择,是因为空气负离子消杀技术可实现无害灭微,就是在对人体无害、人无需回避、不影响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前提下,采用非高温、非氧化、非蒸发的方式,对物体和空气中的微生物(包括细菌孢子)进行灭杀的方法。空气负离子消杀技术的消杀过程不产生任何气味、不具刺激性、人们可以正常活动,是一种高效、安全的防疫方式。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威胁,继武汉军山方舱医院全面使用空气负离子消杀技术之后,解放军二零二医院、沈阳军区总医院等许多单位积极行动起来,开始全面采用空气负离子消杀技术应对各种病毒细菌。最近,许多学校、企业也开始运用空气负离子消杀技术,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威胁。
国家会议中心采用薇伊负离子消杀技术
现代都市生活离不开无害灭微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胜利后,我们社会各项生产、工作、学习全面恢复。现代都市生产生活不能停顿,对环境空气病毒消杀要在对人体无害、人无需回避、不影响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前提下,采用非高温、非氧化、非蒸发的方式进行。空气负离子消杀技术的消杀过程不产生任何气味、不具刺激性、人们可以正常活动,是一种高效、安全的防疫方式,与传统消杀不可同日而语。因此,空气负离子消杀技术可以成为阻止新冠肺炎疫情的“长城”。
空气负离子相关技术取得突破
清华大学博导、中科院专家林金明教授在其所著的《环境健康与负氧离子》一书中指出:空气的正、负离子,按其迁移率大小可分为大、中、小离子。只有小粒径负离子,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市面上的空气负离子消杀设备种类众多,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
2012年,代表着国际领先水平的生态负离子生成芯片技术(专利号:201220433901.6)和纳子富勒烯负离子释放器技术(专利号:ZL201020263299.7)问世,人工终于可以生成小粒径、高活性的负氧离子。中国空气负离子专家陶明章先生表示,只有采用了生态负离子生成芯片技术以及纳子富勒烯负离子释放器技术的空气负离子消杀设备,才可以释放出高浓度、高活性的小粒径负离子。这种空气负离子消杀设备,经检测其对多种病毒均有灭活作用,对0.3以下颗粒物的去除率及灭毒率均高达99.87%。这个系列产品,不仅技术先进,质量可靠,在离释放端口4米处,所释放的小粒径负离子浓度也能达到4-5万个/cm3,远超其他同类产品,而且不会产生臭氧、氮化物等衍生物,所需功率只有1.5瓦,没有噪音。大家选购时可以查验产品专利证书。
阻击新冠肺炎第二次疫情的战斗已经打响,希望其他单位也能大力推广使用空气负离子消杀技术。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运用空气负离子消杀技术筑起防疫的长城,杜绝新冠肺炎第二次疫情的全面爆发。
作 者:高科负离子研究所研究员陈晨
|
其他相关文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