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负离子的含量
摘要:从1889年德国两位科学家发现空气负离子存在开始,到1902年Asamas等肯定了空气离子存在的生物意义,人类对负离子的研究就从未停止过。负离子生成技术也是突飞猛进,不断获得突破,等同于大自然的生态级负离子已经面世,在负离子行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是负离子的含量是否越高越好这个问题,一直像是一个“未解之谜”一样,触动着人们的神经。
从1889年德国两位科学家发现空气负离子存在开始,到1902年Asamas等肯定了空气离子存在的生物意义,人类对负离子的研究就从未停止过。负离子生成技术也是突飞猛进,不断获得突破,等同于大自然的生态级负离子已经面世,在负离子行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是负离的子含量是否越高越好这个问题,一直像一个“未解之谜”一样,触动着人们的神经。
医学研究表明:当空气中负离子只有浓度达到1000个-2000个/cm3,才能维持人体健康的基本需求;达到5000—5万个/cm3,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抗菌力;达到5万—10万个/cm3,能消毒杀菌、减少疾病的发生与传染;达到10万—50万个/cm3,能提高自然痊愈能力,让很多疾病不药而愈。

负离子的含量看似和健康成正比例,俗话说“物极必反”。所以很多人担心更高的负离子含量是否对人体的健康有损害。
首先,在自然界中生成负离子的含量有限,达到每立方厘米几万个已经是极限,即使是著名的长寿村,瞬间测量的负离子浓度最高才10万个每立方厘米,而在10万-50万个的负离子浓度时人体不药而愈,自然界中的负离子的含量再高也很难高于50万,对人体当然也无害。
第二,从人工生成负离子的技术而言,目前虽然有很多的产品宣称可以达到亿级负离子浓度,这多是不良厂家的噱头,有待于进一步考证。据气象研究机构研究表明,空气本身有一定自愈特性,当负离子在9千万个左右时,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技术方法空气中的负离子浓度都无法升高。再者,即使可以产生几千万的负离子,这也是指发射窗所生成的负离子,由于负离子在空气中的寿命极短,只有几秒钟,要持续维持如此高浓度负离子的含量是不可能的,扩散到一定空间之后,负离子的含量还会进一步降低。一般在仪器的3-4米处负离子浓度如果还可以达到4万-5万个,就已经是极限了。 最后,从目前的临床医学研究来看,通过长时间观察,采用每立方厘米千万至接近一亿个负离子的含量近距离吸收,未有对人体有不良反应作用。临床研究上能达到这个浓度的负离子,基本上是同时采用几个负离子设备集中照射来达到如此高的浓度。 所以对负离子的含量越高是否对人体有害,这个问题的思考无异于“杞人忧天”“庸人自扰”,因为无论是从大自然中还是技术生成上,达到亿极负离子浓度需要诸多的条件,依靠现在的技术,可以产生如此高浓度负离子几乎是不可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