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负离子医学 行业资讯 相关标准 宣讲师培训 行业交流 理事单位
关于学会 认识负离子 认识臭氧 相关研究 负离子与健康 会员服务 会员单位
专家顾问 负离子应用 臭氧应用 检测评审 负离子与环境 入会申请 联系我们
快速导航
首页
关于学会
专家顾问
负离子医学
认识负离子
负离子应用
行业资讯
认识臭氧
臭氧应用
相关标准
相关研究
检测评审
宣讲师培训
负离子与健康
负离子与环境
行业交流
会员服务
入会申请
理事单位
会员单位
联系我们
 

      首页>>新闻中心

负氧离子也分级?负氧离子的指数一览

【发布时间:2013/9/5】 【查看次数:32739】
+

 

    关键词:负氧离子的指数

 

    摘要:负氧离子被誉为“空气维生素”“长寿素”,是一种维持人体正常活动所必需的自然因子。负氧离子生成的技术应运而生。什么样的负氧离子对人体有利,评价负氧离子的指数主要有哪些呢?

 

    负氧离子被誉为“空气维生素”“长寿素”,是一种维持人体正常活动所必需的自然因子。一般而言,人每天需要约130亿个负氧离子,而我们的居室,办公室等场所的环境,只能提供约1——20亿个负氧离子,如何及时提供一定的负氧离子,人工生成负氧离子的技术应运而生。什么样的负氧离子是生态级的负氧离子,对人体健康有利,负氧离子的指数主要有哪些呢?

 

    负氧离子的指数一:粒径——小粒径作用大

 

    小粒径的负氧离子也叫轻离子或小离子,被称为生态级负氧离子,是一种等同于大自然的空气负氧离子。清华大学博导、中科院专家林金明教授所著的《环境健康与负氧离子》一书中论述:空气离子大小不一,按微粒直径大小的不同可分为小离子(0.001-0.003µm)、中离子(0.003-0.03µm)、大离子(0.03-0.1µm3类;(1纳米=0.000000001 1纳米=0.0000001厘米 1纳米=0.001微米),文中指出空气负氧离子直径越小,其迁移速度越快,迁移距离就越远,所以迁移速度、迁移距离与离子大小成反比。

 


    众多的医学研究表明:对人体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是小粒径负氧离子。因为只有小粒径的负氧离子活性高,才易于透过人体的血脑屏障,发挥其生物效应。

 

    巴马地区的长寿老人多,就是因为巴马周围地区的森林、湖泊释放的一定量的负氧离子,而小粒径的负氧离子活性高,可以迁移较远的距离,到达巴马地区,营造医疗级的负氧离子浴环境,从而造就了巴马地区长寿村的传奇。

 

    负氧离子的指数二:浓度——较高浓度有益健康

 

    人们走近森林、瀑布地区就会有身心舒畅、心旷神怡之感,这是因为这些地区的负氧离子浓度较高。空气中的负氧离子的浓度是空气清新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根据空气负氧离子的浓度,将空气质量划分为如下表五个标准,浓度越高,空气越清新。其中,不难看出清新空气的负氧离子标准浓度为每立方厘米空气中不应低于10001500个。

 

空气质量指标/等级

负离子含量个/cm3

空气清新程度

一级

大于2000

非常清新

二级

1500-2000

清新

三级

1000-1500

较清新

四级

500-1000

一般清新

五级

小于500

不清新

 

    在一定条件下,负氧离子多多益善。世界卫生组织曾发布过相关数据:空气中大气负氧离子浓度达到每立方厘米5000个至5万个,能增强人体免疫力;达到每立方厘米5万个至10万个,能消毒杀菌、减少疾病传染;达到每立方厘米10万个至50万个,能提高人体自然痊愈能力。

 

    一般而言,人每天需要约130亿个负氧离子,而我们的居室,办公室等场所的环境,只能提供约1——20亿个负氧离子,为了满足人体所需,人工生成负氧离子的技术应运而生。

 

    人工生成负氧离子的技术却面临诸多弊端,主要的弊端之一是,随着生成负氧离子剂量的增多,臭氧、正离子等衍生物的量也相应增多。较高浓度的臭氧会刺激人的呼吸道,造成咽喉肿痛、胸闷咳嗽、引发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症状。正离子则会使人感到乏力、头痛,破坏体内酸碱平衡,降低免疫力。所以高纯净的负离子无副作用,对保持人体健康帮助最大。

 

 负氧离子可以改变一切:http://www.lzlf.org/neirong.asp?id=531


    其他相关文章:
  负离子可以长期使用吗?24小时开机使用,有效改善睡 2022.2.6
  负离子消除静电带来的各种危害,是秋冬季节除静电的必 2022.1.21
  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女儿送给母亲的礼物 2022.1.5
  失眠太多后果不堪设想,如何改善失眠成问题? 2021.12.24
  负离子从内而外,提高免疫力摆脱皮肤病 2021.12.3
  揭开负离子的“神秘面纱” 2021.11.29

网站首页|关于学会|联系我们
Copyright by 2009-2012;中国负离子暨臭氧研究学会 版权所有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