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2012年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因为PM2.5引发多种疾病造成的过早死的人数,将达8500多人。每天穿过阴霾的空气,使人们战战兢兢的生活。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呼吸健康的空气竟成为一种奢侈。很多专家纷纷指出,空气中严重缺失负氧离子,导致空气污染物增多,那么负氧离子对人类健康有什么作用呢?负氧离子能否人工生成呢?  空气清道夫 负氧离子又称空气负离子,是指获得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电子并带负电荷的负离子。有强烈的吸附特性,能对空气中的微粒物质就近吸附,可除尘、灭菌。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清新空气负离子的标准浓度为每立方厘米空气中不能低于1000至1500个。所以说空气中的负离子像食物中的维生素一样重要,有“空气维生素”、“长寿素”、“空气清道夫”等多种美称。
联合国空气环保领域的众多专家研究证实,生态级负离子(小粒径负离子)可以主动出击捕捉小粒微尘,使其凝聚而沉淀,有效除去空气2.5微米(PM2.5)及以下的微尘,甚至1微米的微粒,从而减少PM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生态级负离子对空气的净化作用是源于负离子与空气中的细菌、灰尘、烟雾等带正电的微粒相结合,并聚成球降落而消除PM2.5危害。实验证明,飘尘直径越小,越易被负离子沉淀。
人体的保健卫士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全球五大长寿村的研究报告显示,富含空气负离子的人居环境能够增强人体的自愈能力,具有抵御疾病,使人体保持健康长寿的功能。天津市蓟县毛家峪和广西巴马均以长寿村的美名响誉世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负氧离子(负离子)含量高。
河南省林业厅科技处长罗襄生解释,空气中负氧离子的浓度大小,跟人的身体健康有直接关系,浓度值低于700个/cm3时,则会让人觉得呼吸不舒服;浓度值在1000至2000个/cm3时,空气才算是清新的;而浓度值高于5000个/cm3时,就能增强人的免疫力。
科学数据显示,森林、瀑布区的负氧离子浓度为10000至50000个/cm3,对人体具有自然痊愈力。高山、海边5000至20000个/cm3,具有杀菌作用、减少疾病传播。郊外、田野5000至10000个/cm3,可增强人体免疫力。都市公园1000至2000个/cm3,只能维持健康基本需要。都市住宅封闭区40至50个/cm3时,会诱发生理障碍如:头痛、失眠、过敏等。空调房间(长时间)0至25个/cm3造成生理疾病
人体的疗养卫士 医学研究表明,当负氧离子浓度每平方厘米空气中含有10000个以上,就会有疗养疾病的效果。
我们国家主任医师,博导陈景藻主编的国家重点图书《现代物理治疗学》书中指出,负离子(负氧离子)对人体的8大系统,36种以上的疾病具有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
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程序性细胞死亡理论》指出:细胞健康依赖于正负离子(负氧离子)的动态平衡,一旦这个平衡被打破,细胞病变会导致整个身体患病。正离子使细胞膜变硬变厚,使营养物质不能进入细胞进行代谢转换能量,无法新陈代谢导致病变。而负离子(负氧离子)刚好相反,能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让营养物能进入细胞进行代谢,激活细胞的新陈代谢,进而克服疾病,成就健康身体。
负氧离子的人工生成 由于负氧离子对人类健康的巨大作用,人类研发了各种负氧离子生成技术,可是传统的负氧离子生成技术无法生成等同于大自然的小粒径负离子。清华大学博导、中科院专家林金明教授所著的《环境健康与负氧离子》书中指出,空气负离子(负氧离子)分成小离子、中离子、大离子,其中小粒径负离子(负氧离子)能轻易进入生物体,发挥疗养作用。所以如何生成小粒径负氧离子,是负氧离子生成技术需要突破的技术瓶颈。
而传统的负离子人工生成技术,原理是采用负高压源,将碳纤维制成放电电极(也有称之为“放电天线”),接通高压后将碳纤维电极单极置入空间,使电极向周围的空间高速喷射电子。电子被空气离子迅速捕获,形成空气负氧离子,此类技术的负高压必须很高,电压越高,电极与空气接触面积越大(放电极端越多),负氧离子生成剂量越大,但是随着负氧离子剂量的增多,臭氧的生成量也相应增多。这是目前制约人工负氧离子生成设备急需解决的问题。
经过研发,人类运用负离子转换器技术和纳子富勒烯负离子释放器技术,这两项全球领先的专利技术,可以生成等同于大自然的小粒径负氧离子。克服了传统的负离子生成技术瓶颈,标志着小粒径负氧离子进入了生态时代。小粒径负氧离子具有动能高、迁移距离远等特点,在距发射口4-5米处,负氧离子浓度可以达到3-4万个/立方厘米形成负氧离子森林浴环境,将都市家庭变成自然生态环境。
有科学证实,空气不健康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严重的缺乏负氧离子,负氧离子可以去除污染,充当人体的疗养、保健卫士,如何人工生成对人体有效的小粒径负氧离子?成为负离子生成领域的最大技术瓶颈,人类运用负离子转换器技术和纳子富勒烯负离子释放器技术,两项全球领先的专利技术,可以生成等同于大自然的小粒径负氧离子,是负氧离子生成技术的巨大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