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约有4亿人处在糖尿病前期”,这一数据令不少医学界人士惊叹不已,也让众多网友心有戚戚。疾病来势汹汹,不过也依然有对抗之法。医学人士表明,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发展的必经之路,若能在该阶段做好干预,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糖尿病的发生,还足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1、药物干预是必不可少的方式
我国出台的《成人2型糖尿病预防专家共识》中表示,通过服用相关药物,可以阻断它进一步发展。
对于IGT人群:考虑使用α-糖苷酶抑制剂进行干预,如阿卡波糖150-300毫克/天。中国糖尿病前期干预研究(ACE研究)发现,每天3次、每次50毫克拜唐苹可以降低冠心病合并IGT人群患的糖尿病风险。
对于IFG人群:推荐使用二甲双胍750-1700毫克/天,二甲双胍不能耐受者,可以使用阿卡波糖150-300毫克/天。
2、生活方式干预可预防糖尿病
世界
3个大型的预防糖尿病研究均证实生活方式干预对于糖尿病的作用。我国的大庆研究、美国糖尿病预防计划(DPP)、芬兰的DPS的研究结果表示,通过生活方式干预糖尿病患病风险降低58%。
3、负离子疗法干预是更为有效便捷的预防方法
负离子疗法是仅仅通过呼吸负离子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式。不止治疗方式便利,和前两种方式不同的是,负离子疗法不存在任何的对人体有害的毒副作用,这得益于它被医学界证实、并有着“空气维生素”、“长寿素”等美称。
而且负离子疗法对预防糖尿病的作用,在诸多权威机构、著作中均可找到答案。早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程序性细胞死亡理论》中描述,人是由细胞等构成的、细胞的病变是百病产生的“源头”。细胞健康状态源于正负离子的动态平衡,平衡打破后、细胞就会产生病变,身体也随之患病。正离子会使得细胞膜变硬变厚,营养物质无法进入细胞进行代谢、转换能量,此时糖无法进入细胞以此停留在血液中就成了糖尿病。负离子疗法中所使用的负离子则具备反作用,高浓度的负离子在随呼吸进入体内之后,可以有效增加细胞膜的通透程度,有助于让血液中的糖分通过细胞进行代谢,这样血糖值自然下降。
负离子疗法实施的载体一般都是负离子理疗仪、负离子健康仪,而想要生成易于进入人体、高浓度的负离子,相关技术并不多见。这其中被医学界认可并被新华社和光明日报等权威媒体所报道的,仅有生态负离子生成芯片技术和纳子富勒烯负离子释放器技术,因此选择时务必要认清这两大技术。L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