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负离子医学 行业资讯 相关标准 宣讲师培训 行业交流 理事单位
关于学会 认识负离子 认识臭氧 相关研究 负离子与健康 会员服务 会员单位
专家顾问 负离子应用 臭氧应用 检测评审 负离子与环境 入会申请 联系我们
快速导航
首页
关于学会
专家顾问
负离子医学
认识负离子
负离子应用
行业资讯
认识臭氧
臭氧应用
相关标准
相关研究
检测评审
宣讲师培训
负离子与健康
负离子与环境
行业交流
会员服务
入会申请
理事单位
会员单位
联系我们
 

      首页>>新闻中心

关于空气负离子疗法使用的标准说明

【发布时间:2016/10/20】 【查看次数:5343】
+

  随着空气负离子在人体疗养保健方面作用应用的日益广泛,空气负离子疗法成为一种自然、安全的疗养方式。进入二十一世纪,国际唯一的人工生成生态级负离子专利技术——生态负离子生成芯片技术和纳子富勒烯负离子释放器技术在我国被研制成功后,更是以一种“生态化”姿态走进临床医疗和大众的健康生活,为人体疗养保健做出巨大贡献。关于空气负离子疗法如何规范使用,进行以下说明:

一、空气负离子疗法剂量的大小 

    空气负离子疗法中关于负氧离子剂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①治疗机所发生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及其单极系数(必须要首先进行空气负离子浓度测定,并计算其单极系数);

    ②病人距离负离子发生器的距离,距离越近,浓度越高(通常患者面部距机器发生口30-40厘米,会获得有效的治疗浓度);

    ③病人的呼吸频率及每次的肺换气量(进行缓慢而自然的呼吸,最好是吸气之末停顿片刻,约1s左右再呼出,以便空气负离子在肺泡内得到有效的吸附剂透入);

    ④治疗时间(时间约为10-30min)。

    由于负离子剂量的大小与疗效有很大关系,因此实施空气负离子疗法时要充分考虑到上述因素。

    二、空气负离子疗法要采用医疗级负离子产品

    空气负离子疗法应用于临床医疗,需要的负离子产品是可以生成小粒径负离子的(只有高活性的小粒径才易穿透人的血脑屏障)。目前,能够生成小粒径负离子的人工技术就是上述提及的生态负离子生成芯片技术和纳子富勒吸附离子释放器技术。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患者吸入的空气负离子总量约100亿-200亿,浓度为10-200/cm??·s),这样才能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

    以上述提及的唯一专利技术研发的森肽基负离子发生器可以释放出高浓度的小粒径负离子,在机器发射口会检测到6000万个负氧离子,距发射口3-4米的距离会检测到3-4万个负氧离子,与世界几大长寿村的负离子浓度几乎一致。因此,被认定为医疗级的负离子发生器。

    三、不存在负离子浓度过高而产生危害的现象

    知名负离子医学临床研究专家:西安医科大学李安伯教授(长期从事负离子临床研究)、第三军医大学陈庭仁教授(长期从事负离子临床研究)及日本离子医学会学者,通过众多研究及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后,作出以下总结:

    ①根据目前国内外的负离子医学临床研究情况,尚未有负离子对人体产生副作用的报告,负离子对人体多多益善。

    ②从目前临床医学研究看,采用千万至1亿每立方厘米的负离子浓度近距离吸入,通过长时间观察,未有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的现象发生。

    ③从空气负离子生成的物理、化学原理上看,无论使用哪种生成技术,都无法在正常的人居环境里产生超过1亿个每立方厘米的浓度。因为负离子在空气中是以结合水分子形式存在的(分子式为[O2-(H2O)n][H3O2-(H2O)n][OH-(H2O)n]三种),基于正常的湿度,根本不可能产生过高浓度。

    ④气象研究机构研究表明,基于空气本身的自愈特性,当负离子达到9千万个左右时,无论采取何种方式,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浓度都无法继续升高。

    四、空气负离子疗法治疗后的好转反应

    使用空气负离子疗法治疗一次或几次后,部分患者会出现嗜睡、疲倦、以前疼痛部分更加酸痛等反应,这是当人体接受一种治疗因子时的正常现象,中医中称作“瞑眩反应”,医学中称作“好转反应”,生物学中称作“代谢促进反应”,通常3-5天(部分人或短或长),不适症状就会减轻、消失,身体开始向好的方向转变。


    其他相关文章:
  在室内适当增加负离子浓度,警惕情绪‘感冒’ 2022.1.14
  什么叫负离子?负离子都可以干什么? 2021.4.22
  济南军区第二疗养院应用负氧离子疗法治疗高脂血症,取 2021.1.29
  科学揭秘:负离子治疗失眠有效率达有效率91% 2020.11.13
  生态负离子发生器能否生成高浓度、小粒径负离子? 2018.11.28
  求证:小粒径负离子对失眠的有效率真的能达到90%以 2018.10.27

网站首页|关于学会|联系我们
Copyright by 2009-2012;中国负离子暨臭氧研究学会 版权所有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