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甲醛已经成为室内环境污染的头号杀手,市场上具有除甲醛功能家电产品像空调、空气净化器等也越来越丰富。其中空气负离子净化器在除甲醛方面受到了一些质疑。那么空气负离子除甲醛到底靠不靠谱呢?答案是肯定的。

甲醛可以说是影响家庭生活环境中最有害的一种气体了。甲醛超标是很多家庭都非常头疼的一个问题,浓度较高时,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具有强烈刺激性,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肝脏等产生毒害。随着对甲醛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治疗甲醛的方法中,空气负离子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但是随之而来的也有不少的质疑声。那么空气负离子在除甲醛方面的作用是否真是微乎其微?下面本协会资深环境专家刘明光教授给出了权威解释。
甲醛的氧化降解过程如下2HCHO+O₂→2HCOOH₂HCOOH+O₂→2H₂O+2CO₂
尤其是通过负氧离子的特性可以加速甲醛氧基链的分离从而加速甲醛分解过程。而且甲醛的分解物为二氧化碳和水,这些都是空气中的常见物对空气不会产生2次污染。因此较为推荐用此种方法去除甲醛。
空气负离子是带负电荷的单个气体分子和氢离子团的总称,主要包括O2—、H—、 H3O2—和O2—(H2O)n等。负离子主要通过高压静电场、高频电场、紫外线、放射线和水的撞击等方法使空气电离而产生。由于空气负离子与超氧化物自由基结构相似,因为具有相似的强氧化性能,可与甲醛等挥发性有机物发生反应,起净化空气的作用。但空气负离子的存在时间短,一般只有1~2min,而需要持续声称负离子才可实际发挥去除甲醛的作用。
但由于传统技术的缺陷,大多数空气负离子净化器往往伴有臭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作用。直到2010年随着人工负离子技术——纳子富勒烯负离子释放器的出现,才得以将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完全摆脱臭氧这一衍生物。富勒烯是采用纳米技术制造的电触媒材料,是一种接近超导的材料,电阻几乎等于零。在电离子通过该材料时,会产生强大的共振效应,因此极利于电离子的游离析出,所以不像传统的离子释放材料(普通碳纤维金属等)需要很强的电流。只需比较微弱的电流即可释放大剂量、高纯度的负氧离子。可在空间形成纯净的生态负离子浴环境。同时没有臭氧、超氧化物、氮化物、辐射等衍生污染物产生。
甲醛是一种危险化学品,无色,易燃,有毒,甚至窒息死亡的人。而且甲醛释放周期长通常是3——15年的时间。而空气负离子可以完全将甲醛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不会对空气产生二次污染,是值得推广的除甲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室内甲醛难去除,你可以试试用负氧离子http://www.lzlf.org/neirong.asp?id=14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