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负离子医学 行业资讯 相关标准 宣讲师培训 行业交流 理事单位
关于学会 认识负离子 认识臭氧 相关研究 负离子与健康 会员服务 会员单位
专家顾问 负离子应用 臭氧应用 检测评审 负离子与环境 入会申请 联系我们
快速导航
首页
关于学会
专家顾问
负离子医学
认识负离子
负离子应用
行业资讯
认识臭氧
臭氧应用
相关标准
相关研究
检测评审
宣讲师培训
负离子与健康
负离子与环境
行业交流
会员服务
入会申请
理事单位
会员单位
联系我们
 

      首页>>新闻中心

室内甲醛难去除,你可以试试用负氧离子

【发布时间:2015/2/11】 【查看次数:3479】
+

  摘要:家庭装修材料所散发出的甲醛具有致癌性,长期生活在甲醛浓度超标的环境中,对于人体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利用负氧离子除甲醛,是当前最安全、彻底的甲醛净化手段。

  新装修的房子,虽然光鲜靓丽,但是装修必定产生污染,这已经成为喜迁新居业主最头疼的问题。室内的甲醛久久不散,新房空气达不到入住标准,这可急坏了业主们。因此,对于如何去除甲醛问题大家可以说是极为关注。如果室内甲醛超标,就会对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甲醛对人体有哪些危害?以往我们所采取的哪些甲醛去除方法有哪些?利用负氧离子除甲醛为何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方法?

  甲醛对人体的危害

  致敏作用

  当任意皮肤直接接触甲醛的时候,会导致过敏性皮炎、色斑、坏死等问题的发生,如果是高浓度的甲醛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的话,则会诱发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刺激作用

  甲醛的主要危害表现为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甲醛是原浆毒物质,能与蛋白质结合、高浓度吸入时出现呼吸道严重的刺激和水肿、眼刺激、头痛。

  导致突变高

  浓度甲醛属于基因毒性物质的类别,实验证实,当人体吸入高浓度的甲醛后,可能会诱发鼻咽肿瘤等疾病。

  甲醛对于人体的危害极大,甲醛去除工作不容忽视。那么传统甲醛去除方法有哪些呢?

  传统甲醛去除方法

  开窗通风

  借助空气流通,去除空气中的甲醛。但是甲醛的释放周期为3-15年,因此开窗通风这种方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室内甲醛的浓度,但是并不能完全去除所有的甲醛。

  果皮去味

  在室内放一些橘皮,柠檬皮,借助果皮的味道掩盖甲醛刺激的味道。不过这种方法只是作用于表面,并不能实现对甲醛彻底的去除。

  植物吸附

  在室内放置一些绿色植物,借助植物的呼吸作用来起到净化甲醛的目的。但是植物的呼吸作用十分有限,对于甲醛的去除效果也有一定局限性。

  看来,传统甲醛去除方法都存在既定的局限性,对于甲醛的去除效果并不理想。那么,到底有没有一种方法在甲醛去除问题上市更加有效的呢?

  负氧离子除甲醛,最科学、彻底、无害的方法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林金明在《环境、健康与负氧离子》一书中指出:空气负氧离子对有毒气体有降解作用,如碳氧化物、硫化物、氮化物、碳氢化物、挥发性有机物(TVOC)等。大量科学实验也表明:负氧离子能有效分解甲醛、甲苯,反应产物是无味无毒的二氧化碳和水,是目前解决装修污染的最理想方法。尤其是小粒径的空气负离子,其活性高,自然扩散距离远,治理甲醛更加彻底。

  当前采用生态负离子生成芯片技术(Ecological anion chip)及纳子富勒烯负离子释放器技术(Nano fuiierene negative ionrelease)能够人工生成小粒径、高活性、迁移距离远、等同于大自然的空气负离子。小粒径负离子活性高能够在不借助风机外吹的情况下,自然扩散到更远的距离,在空气中主动出击捕获甲醛等有害因子,利用气体弥漫性的特点可以使整个室内形成负氧离子森林浴的洁净环境,能够将甲醛分解成无毒无味的二氧化碳和水,让甲醛得以真正去除。

  家居装修所产生的污染已成为室内无处不在的“隐形杀手”,欢欢喜喜买房,费尽心思装修,切莫让新放成为有损你身体健康的“毒气站”。装修污染困扰多?负氧离子除甲醛,彻底、安全,不产生二次污染,补充室内空气负离子浓度,是现代家庭净化装修污染最有效的途径。

  甲醛污染严重,负氧离子空气净化器拯救你http://www.lzlf.org/neirong.asp?id=1445


    其他相关文章:
  负离子空气净化器有用吗 2021.8.10
  因糖尿病导致长期失眠该怎么办?负氧离子疗法可实现“ 2021.1.28
  雾霾危害健康,户外防霾可选穿戴式生态负离子机 2019.12.19
  逃离雾霾无需南下,穿戴式生态负离子机能有效防霾 2019.12.19
  净化器市场跨界难,专业净化首选负离子空气净化器 2019.12.19
  失眠碰上更年期,空气负离子异病同治效果好 2019.12.19

网站首页|关于学会|联系我们
Copyright by 2009-2012;中国负离子暨臭氧研究学会 版权所有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