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负离子医学 行业资讯 相关标准 宣讲师培训 行业交流 理事单位
关于学会 认识负离子 认识臭氧 相关研究 负离子与健康 会员服务 会员单位
专家顾问 负离子应用 臭氧应用 检测评审 负离子与环境 入会申请 联系我们
快速导航
首页
关于学会
专家顾问
负离子医学
认识负离子
负离子应用
行业资讯
认识臭氧
臭氧应用
相关标准
相关研究
检测评审
宣讲师培训
负离子与健康
负离子与环境
行业交流
会员服务
入会申请
理事单位
会员单位
联系我们
 

      首页>>新闻中心

传统空气净化器被学校淘汰,谁来解校园除霾之忧?

【发布时间:2019/12/16】 【查看次数:1659】
+

如今雾霾污染严重,学生作为霾污染的重点防护对象,其安全问题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近日,国家卫健委拟定发布的《空气污染(霾)人群健康防护指南》提出,建议中小学、幼儿园配置空气净化器。这一建议的提出,为未来学校应对雾霾提供了指向性的依据。但是,传统空气净化器因其不可避免的缺点已被学校淘汰,学校的除霾之局该如何破解?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低碳建筑研究中心主任邓高峰曾带领团队专门对滤网式空气净化器在教室内的净化效果进行实际检测,结果发现因为需要关闭门窗的原因,在教室内开启滤网式空气净化器导致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迅速升高,可以从1000PPM直接上升到2000多PPM,远超国家关于中小学教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1500PPM的相关卫生标准,二氧化碳超标会让孩子们疲乏、嗜睡、学习效率低下,甚至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此外,长时间关闭门窗也会增加各种病毒的交叉感染风险,尤其是流感爆发季,极易引发集体感冒。

传统空气净化器被学校淘汰,谁来解校园除霾之忧?

另外,因为学校学生多,好奇心强,容易触碰或者拍打净化器,引发一些安全隐患。加上传统净化器采用风机抽风净化,噪音大,影响学生听课的质量。

目前对于空气净化器进校园还尚存诸多不确定性,譬如绝大多数空气净化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过滤技术,对于空间的密闭性有一定要求,密闭性越好、空气流通性越差的空间过滤效果越好,这些不可控的因素成为挡在空气净化器进校园之间的过路石。

但可喜的是,雾霾的加剧推动了中国负离子技术的发展,如今负离子除霾功效已被多方权威证实,且克服了传统空气净化器的弊端。

联合国空气环保领域的众多专家研究证实,空气中的负离子(小粒径负离子)可以主动捕捉小粒微尘,使其凝聚沉淀,有效去除空气2.5微米(PM2.5)及以下的微尘,甚至是0.01微米的微尘,从而减少PM2.5对人体的危害,负离子对空气净化的效果源于负氧离子与空气中的烟雾等带正电的微粒相结合,并凝聚成团降落而消除PM2.5危害。实验证明,飘尘直径越小,越易被负离子沉淀。

中科院专家、清华大学博导、教授林金明先生编著的《环境、健康与负氧离子》一书多次讲到:当室内空气中负离子的浓度达到每立方厘米2万个时,空气中的飘尘量会减少98%以上,对可入肺颗粒物PM2.5效果极佳。所以在含有高浓度小粒径负离子的空气中,PM2.5中危害最大的直径0.001um以下的微尘、细菌、病毒等几乎为零。

中国空气负离子暨臭氧研究学会的首席专家陶名章教授表示,负离子空气净化产品若进入学校,对负离子生成技术有较高要求。是否有正离子、臭氧等产生、是否有噪音等成为学校、幼儿园、办公场所等选择“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的考量核心。

传统空气净化器被学校淘汰,谁来解校园除霾之忧? 

而随着2010年人工生成高纯度的生态级负离子技术的诞生以及后续不断的技术创新与实际应用,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在这些方面得到了有效控制。目前,采用生态负离子生成芯片技术(专利号:ZL201220433901.6)、纳子富勒烯释放器技术(专利号:ZL201020263299.7)可以产生等同于大自然的生态级负离子,粒径小、活性高、自然扩散距离远。半径可覆盖4-5米,不产生臭氧、氮化物、正离子等衍生物,且能耗低,功率不足5瓦,可支持365天24小时开机持续净化。最重要的是,释放的负氧离子可以主动捕捉空气中的粉尘、颗粒、特别是PM2.5等超微污染物,有效率达到99.8%!可为学校、幼儿园的孩子们在雾霾天提供环保健康、安静舒适的学习成长环境。

行业人士表示,目前负离子技术在不断革新提高产品性能,相信未来负离子空气净化器能适用于校园,成为幼儿园中小学的标配。


    其他相关文章:
  负离子空气净化器有用吗 2021.8.10
  因糖尿病导致长期失眠该怎么办?负氧离子疗法可实现“ 2021.1.28
  雾霾危害健康,户外防霾可选穿戴式生态负离子机 2019.12.19
  逃离雾霾无需南下,穿戴式生态负离子机能有效防霾 2019.12.19
  净化器市场跨界难,专业净化首选负离子空气净化器 2019.12.19
  失眠碰上更年期,空气负离子异病同治效果好 2019.12.19

网站首页|关于学会|联系我们
Copyright by 2009-2012;中国负离子暨臭氧研究学会 版权所有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