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负离子医学 行业资讯 相关标准 宣讲师培训 行业交流 理事单位
关于学会 认识负离子 认识臭氧 相关研究 负离子与健康 会员服务 会员单位
专家顾问 负离子应用 臭氧应用 检测评审 负离子与环境 入会申请 联系我们
快速导航
首页
关于学会
专家顾问
负离子医学
认识负离子
负离子应用
行业资讯
认识臭氧
臭氧应用
相关标准
相关研究
检测评审
宣讲师培训
负离子与健康
负离子与环境
行业交流
会员服务
入会申请
理事单位
会员单位
联系我们
 

      首页>>新闻中心

人工负离子已应用到生活众多领域

【发布时间:2012/12/31】 【查看次数:2832】
+

    摘要:负离子的作用正逐渐被人类所了解和熟知,随着人工小粒径负离子生成技术的突破,负离子应用到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与人们的生活休戚相关,为现代生活营造森林级负离子浴的疗养环境。

       负氧离子有“空气维生素”的美誉。由于空气中天然存在的离子数量易受地理和气象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广泛加以利用。随着森肽基采用了负离子转换器技术和纳子富勒烯负离子释放器技术的负离子生成设备能够生成等同于大自然的生态级负离子技术的突破,人工负离子开始应用到人类生活的众多领域,从空气治理到疾病防治,负离子已成为人类健康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负离子在空气净化领域的应用
    因为负离子具有净化除尘的作用,目前负离子被广泛应用于空气净化器领域,成为空气净化的新方式。中科院专家、清华大学博导、教授林金明先生编著的《环境、健康与负氧离子》一书中多次讲到:当室内空气中负离子的浓度达到每立方厘米2万个时,空气中的飘尘量会减少98%以上。对可入肺颗粒物PM2.5效果极佳。所以在含有高浓度小粒径负离子的空气中,微尘、细菌、病毒等几乎为零。

    在空气净化领域,负离子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负离子中的小粒径负离子可以捕捉漂浮微尘,使其凝聚而沉淀,从而使空气净化。当浓度达到20000个/cm3时,空气中的飘尘会减少98%以上,飘尘直径越小,越易被沉淀。

   
负离子在人体健康领域的应用
    据环境学家研究,空气中负离子浓度每立方厘米低于20个以下时,人会感到倦息、头昏脑胀;当每立方厘米空气中的负离子数在1000~2000个之间时,是人体必需的最低估量,当每立方厘米空气中的负离子数在2000~5000个之间时,人就会感到心平气和、平静安定;当每立方厘米空气中的负离子数在5000~50000个时:人就会感到神清气爽、舒适惬意,而且可增加对疾病与细菌等的抵抗力;而当每立方厘米空气中的负离子数高达10万个以上时,就能起到镇静、止喘、消除疲劳、调节神经等防病治病效果。
   
    改善睡眠。科学研究证明,空气负离子对改善睡眠有极佳的效果。主任医师、博导陈景藻在其编著的《现代物理治疗学》中阐述了负离子对改善睡眠的有效作用:空气负离子对自主神经高级中枢及植物神经系统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从而能改善大脑皮层的功能,振奋精神,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睡眠,增加食欲。负离子改善睡眠的功能使其应用范围拓展到改善睡眠的领域,成为人们改善睡眠的自然因子。
   
    增强人体免疫力。在负离子浓度高的环境中,人体免疫力会提高,从而提高人体的自愈力,延长寿命。大量临床实验证实,负离子能够增强细胞内能量代谢,参加细胞核的基因自主修复、参加细胞离子平衡,从而达到全面活化细胞的作用,实现人体免疫力的提高。据悉,目前负离子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养生保健领域,为人们在家中营造疗养院的环境提供了条件。
    防治疾病。当人体吸入负离子后运行全身,促进各器官新陈代谢,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增强全身细胞的活力和免疫功能,促进血液循环,祛除体内毒素,自然也就提高了人的健康水平。医学界证实,负离子可以对人体7大系统、30多种疾病具有医疗作用,如支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呼吸道粘膜炎、溃疡性口腔炎、萎缩性鼻炎、高血压、糖尿病、颠痫病、神经官能症、偏头痛、失眠、皮肤病。同时负离子是空调综合症的“克星”。
   
    此外,负离子还被广泛应用于机场、餐厅等场所,为这些场所营造了等同于大自然的森林级负离子浴的生活环境。中国空气负离子暨臭氧研究学会的专家李霞称,目前人工生成负离子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其中应用负离子转换器专利技术的森肽基负离子生成机能够生成粒径小、活性高、迁移距离远,等同于大自然的的生态级负离子,使人工负离子应用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提供了可能。

 


    其他相关文章:
  中老年糖尿病要采取综合治疗方法 2023.11.3
  怎样预防老年糖尿病 2023.11.3
  一位80后年轻准妈妈的怀胎之路 2023.11.2
  选择空气负离子产品应避免两大误区 2023.11.2
  负氧离子对人体的好处 2023.11.1
  空气污染致全人类减寿1.2亿年,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守 2023.11.1

网站首页|关于学会|联系我们
Copyright by 2009-2012;中国负离子暨臭氧研究学会 版权所有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