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去年10月引发的空气质量战争成为冬天的第一话题。由PM2.5一词而产生的连锁效应也还在持续。究竟PM2.5可入肺颗粒物有何危害?为何环保部要重新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我国一直处于工业高速发展阶段,近些年,我国也越来越重视空气质量问题,但是大部分城市PM2.5的浓度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第一阶段的排放标准。并且近日,环保部也称:目前,我国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较差,与世界卫生组织环境空气质量指导值有一定差距。
人们为何如此紧张PM2.5?
PM2.5可入肺颗粒物,又称细颗粒物,它的直径小于2.5微米,它是可吸入颗粒物(PM10)里的“大户”,约占比例80%。当空气中含有大量PM2.5时,会造成浓见度变弱,天空灰霾的现象。有资料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中国环境科学院的研究报告中也指出,京津冀、长三江、珠三角等地的城市,可入肺颗粒物污染日益严重。
医学研究表明,PM2.5相比PM10对于人类的健康更具破坏力。可吸入颗粒物被人吸入后,一部分会随着呼吸或咳嗽被人体排出,另一部分会侵害呼吸系统,诱发哮喘病。细颗粒物也就是2.5微米以下的颗粒物,会直接进入血液、肺部,并存留在肺的深处,可能引发心脏病、肺病、呼吸道疾病,降低肺功能等,严重的会导致肺癌。
根据德国癌症协会提供的数据,全球每年死于癌症的600万人中就有100万是死于肺癌,肺癌已成为癌症里的“第一杀手”,这在我国也得到了验证。据2008年统计数据表明,当时我国每年死于肺癌的患者高达60万。
PM2.5肺癌“元凶”
研究表明,如果出现灰霾严重的1年,那么7~8年后就会成为肺癌的高发期。医学研究表明,细颗粒物吸附在肺泡上很难脱落,携带空气中的病毒、细菌、放射性尘埃和重金属等物质,影响呼吸系统、肺部疾病、心血管、免疫系统、生育能力、神经系统和遗传等。市中心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刘加洪介绍,随着市民吸烟率的下降,肺癌的发病率却在上升。这说明灰霾将取代吸烟,成为导致肺癌的“元凶”。
PM2.5对老人和儿童影响最大。美国历时8年完成的一项研究发现,交通污染产生的细颗粒物会阻碍儿童肺功能的发育。灰霾,对于体质较弱的老人来说,则意味着死亡。另外,的调查表明,我国在出现重度污染出现后的第6天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达到最高,而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则是滞后2天。
面对如此可怕的“凶手”,我们除了加强空气监测力度,减少工业,汽车等有害物质的排放,还有什么方法能“消灭”我们现在生活中已经存在的PM2.5呢?
负离子“消灭”肺癌“元凶”
联合国空气环保领域的众多专家研究证实:空气负离子又称负氧离子中的小离子可以主动出击捕捉漂小粒微尘,使其凝聚而沉淀,有效除去空气2.5微米(PM2.5)及以下的微尘,甚至1微米的微粒,从而减少PM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同时有效补充空气维生素--负氧离子营造负离子森林浴疗养环境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效。负氧离子对空气的净化作用是源于负氧离子与空气中的细菌、灰尘、烟雾等带正电的微粒相结合,并聚成球降落而消除PM2.5危害,巧合的是负氧离子在空气中做布朗运动(“之”字型运动),而布朗运动本身就是消除微小粉尘物的有效方法,负氧离子结合飘尘后促进飘尘布朗运动而消除飘尘,实验证明,飘尘直径越小,越易被负氧离子沉淀。
中科院专家、清华大学博导、教授林金明先生编著的《环境、健康与负氧离子》一书多次讲到:当室内空气中负氧离子的浓度达到每立方厘米2万个时,空气中的飘尘量会减少98%以上。对可入肺颗粒物PM2.5效果极佳。所以在含有高浓度小粒径负氧离子的空气中,PM2.5中危害最大的直径1um以下的微尘、细菌、病毒等几乎为零。因此可以说,负氧离子的多少是衡量空气是否清新的重要标准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当空气中负氧离子的浓度不低于每立方厘米1000~1500个时,这样的空气被视为清新空气。
中国空气负离子暨臭氧研究学会专家组编写的《空气负离子在医疗保健及环保中的应用》一书中亦然多次讲到:空气中的轻离子(小粒径负离子)对小至0.O1μm、在工业上难以除去的的微粒飘尘,有百分之百的沉降去除效果。
SP瑞典国家技术研究所检测报告认定,空气负离子生成机可以有效消灭可入肺颗粒物的危害,负氧离子生成机不需要滤网不需要风机,而是通过释放负离子清除空气中的小粒径微粒,从而显著减少空气中对人体有害的PM2.5的数量和颗粒物上所带有的细菌及病毒。
2011年12月27日日本国家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AIST)日本东邦医科大学的浅申莳博士、日本大学的中川正吉博士等数专家发布研究结果证实:空气负离子(负氧离子)是室内环境应对PM2.5最佳方法,生态级负离子生成技术是PM2.5时代国家亟待攻克的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