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负离子医学 行业资讯 相关标准 宣讲师培训 行业交流 理事单位
关于学会 认识负离子 认识臭氧 相关研究 负离子与健康 会员服务 会员单位
专家顾问 负离子应用 臭氧应用 检测评审 负离子与环境 入会申请 联系我们
快速导航
首页
关于学会
专家顾问
负离子医学
认识负离子
负离子应用
行业资讯
认识臭氧
臭氧应用
相关标准
相关研究
检测评审
宣讲师培训
负离子与健康
负离子与环境
行业交流
会员服务
入会申请
理事单位
会员单位
联系我们
 

      首页>>新闻中心

求医网:“运动改善疾病”观念或将改写,负离子成防控疾病新手段

【发布时间:2017/11/20】 【查看次数:1536】
+

国家体育总局所刊登的一篇文章中质疑清晨运动的“坏处”,不利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恢复,甚至会起到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反效果。文中以多个真实案例作为论据,其中提及一位年逾60的女士坚持晨练,不但没有获得想象中的保健效果,反而总感觉胸闷气短,健康无故遭受受损。

从理论角度阐述心脑血管患者不宜晨练的原因,北京中医医院的心脑血管科主任医师刘红旭称,“清晨刚起床后的盲目锻炼,容易升高体内血液黏稠度,阻塞血管、形成血栓,进而引起血管痉挛或破裂。”

并非最佳非药物治疗手段,运动的“反作用”要关注

而即便避开了晨间锻炼,也无法规避其它时间段进行的运动对心血管患者带来的风险性。中国临床营养网称,I型糖尿病患者在接受胰岛素治疗期间运动,有低血糖风险;但如果缺乏胰岛素治疗,运动时可能会出现酮症酸中毒现象。

每位I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的步骤应该是:在饭后2——3个小时之后监测血糖,血糖<5.5mmol/I就需要进食水果或点心,运动结束后监测血糖以便调整下次运动强度以及时间。(此处所指运动强度需要根据身高体重等数据换算得出)

运动需要遵循“法则”,虽然它虽常年占据“非药物治疗方式”榜首,但运动时长及强度对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并非无副作用、有效治疗的最佳之选。“运动中不注意一些问题,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中国空气负离子暨臭氧研究学会的首席专家李海涛认为,尤其近些年对人体无副作用的“负离子疗法”逐渐兴起,大有代替运动疗法,登上“非药物治疗方式”榜首的趋势。

或将取代运动疗法,负离子能否满足“有效+无副作用”

李海涛表述,“森林疗养”的兴起催热了“负离子疗养”,与“森林中含有大量负离子,而负离子又具备医疗保健作用”有直接关系。例如在黑龙江举行的森林负氧离子含量与人体健康的新闻发布会稿件中,超1/3的篇幅讲述负离子对人体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哈医大一院心内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郭宏详细介绍,“森林中蕴含的负氧离子能使血中含氧量增加,有利于输送血;有助于改善心功能和心肌营养状况,有利于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恢复。”为验证负离子的功效,挑选16名男性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57.4±11.6)岁),分别于东京郊区的森林公园和东京市区(作为对照)作一日游。结果显示实验组的中年男性受试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降低,而在城区中的对照组则不能降低。文献资料《空气负离子疗法对人脑血流图的影响》同样显示,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发现,负氧离子可使人脑血流图趋于中等值,起到调理脑血管的充盈度及弹性作用,对植物神经有良好影响。

虽然无色无味的负离子广布于森林之中,属于自然因子的一种,但秉着严谨心态,长期从事负离子临床研究的西安医科大学李安伯教授、第三军医大学陈庭仁教授及日本离子医学会学者,对于“负离子是否有副作用”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至今未发现高浓度的空气负离子对人体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且研究者倾向于负离子浓度越高,对人体的效果越好。

李海涛教授表示,“从以上能够看出,负离子属于无副作用且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式,并且不像运动那样需要精确计算运动时长、强度,对于运动不当带来的逆反作用也无需担忧。”

正是由于森林中负离子无副作用、对改善心血管系统疾病有益,肉眼虽不可见却可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因此借助人工技术生成等同于自然界的负离子,可突破时空限制,将它更广泛地予以应用。尤其是随着生态负离子生成芯片技术(国家专利,专利号ZL201220433901.6)以及纳子富勒烯负离子释放器技术(国家专利,专利号ZL201220263299.7)的出现,等同于自然界的小粒径负氧离子得以生成,而以这两项技术为技术核心的小粒径负离子生成机的出现,被应用于临床及家庭成为现实,也为负离子疗法的大力推广提供便利。


    其他相关文章:
  中老年糖尿病要采取综合治疗方法 2023.11.3
  怎样预防老年糖尿病 2023.11.3
  一位80后年轻准妈妈的怀胎之路 2023.11.2
  选择空气负离子产品应避免两大误区 2023.11.2
  负氧离子对人体的好处 2023.11.1
  空气污染致全人类减寿1.2亿年,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守 2023.11.1

网站首页|关于学会|联系我们
Copyright by 2009-2012;中国负离子暨臭氧研究学会 版权所有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