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负离子医学 行业资讯 相关标准 宣讲师培训 行业交流 理事单位
关于学会 认识负离子 认识臭氧 相关研究 负离子与健康 会员服务 会员单位
专家顾问 负离子应用 臭氧应用 检测评审 负离子与环境 入会申请 联系我们
快速导航
首页
关于学会
专家顾问
负离子医学
认识负离子
负离子应用
行业资讯
认识臭氧
臭氧应用
相关标准
相关研究
检测评审
宣讲师培训
负离子与健康
负离子与环境
行业交流
会员服务
入会申请
理事单位
会员单位
联系我们
 

      首页>>新闻中心

天涯养生馆:专家称“过度医疗”降低癌症患者生存率,负离子疗法有望改善

【发布时间:2017/11/10】 【查看次数:1494】
+

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主任医师花宝金表示,过度医疗会使癌症患者原本虚弱的体能状态继续下降,自身免疫和抗瘤能力遭到破坏,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医源性缩短生存时间,并提出“很多病人并非死于癌症本身,而是死于过度治疗”。

对于癌症的治疗或许会陷入“过度医疗”的漩涡之中,负离子自然疗法或许能成为对抗癌症的重要方式。

“过度医疗”问题形式严峻

其实关于过度医疗的问题已经屡见不鲜,这一点从卫生部对于抗菌药物使用的统计结果中就可以明显地看出。“我国68.9%的住院病人使用抗菌药物,平均每百个患者每天消耗的抗菌药物为80.1人份,该数值超出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平均值的一倍多,这种对于药物滥用问题同样是过度医疗的一种。”

同时国际上公认的是,早期肺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到90%,若继续进行化疗则机体不受益。然而我国的治疗都是“流水线式”,多数病人术后都要进行“被化疗”。此言非虚,笔者在凤凰网所报道的一则新闻中了解到,一位患早期肺癌的老先生,在经历一次手术后,医生仍然习惯性地将他转到化疗科。虽然我国对于过度医疗一直是明令禁止,但由于该项概念界限模糊,且医药专业准入门槛高,医疗消费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多数情况下患者“被过度医疗”而不自知成为过度医疗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那么应该如何避免在癌症治疗过程中出现“过度医疗”的问题?中国空气负离子暨臭氧研究学会首席专家、首席工程师陶名章教授提出,或可应用负离子自然疗法予以应对。

“负离子疗法”是否能起到抗癌作用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负离子自然疗法是患者通过呼吸高浓度、无色无味负氧离子来抵御癌症的一种非药物治疗方式,它与‘过度医疗’截然相反。”陶名章教授指出,人们处于森林海滨等地、倍感空气清新时,就与以上区域富含大量负离子有关。基于它大量存在于自然界的特性,可以表明它对人体并无副作用;能够随呼吸进入人体内的特点,也使它有效避免因注射、手术等所带来的身体创伤。

那么负离子自然疗法的效果究竟如何?笔者查找到部分临床试验报告以及相关的试验数据。例如在文献报告《负氧离子与癌症防治》中,中国第四军医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在发表的研究文章中阐述:癌症的形成是缓慢的,潜伏期长达几年乃至十几年,相应的治疗时长也会延长。一般患者在接受负离子疗法这种慢性的特殊物理治疗后,均无恶化倾向、多半均有好转,并表明“已解救了一批传统医疗放弃的晚期癌症患者”。

又如西安科技大学以及山西省肿瘤医院真正将负离子疗法用于临床癌症治疗中。实验的具体过程如下:两机构选取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共计56例,按照分层抽样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吸入负氧离子+化疗)30例,对照组(单纯化疗)26例。该项试验半年以后得出结果,“吸入空气负离子的实验组改善总体疗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65.38%”,仍然需要更进一步的观察。另外关于负离子疗法对于癌症的作用机理,在《现代物理治疗学》、《空气负离子在医疗保健及环保中的应用》等国家重点书籍中均有描述,可自行进行查验。

虽然负离子自然疗法具备效果,但陶名章教授仍提醒,易于进入人体发挥生物活性的负离子疗效最佳。而自然界负离子分布密度的不均、相对难以获取;应用人工技术生成的负离子也多数难满足这一要求。直到2010-2012年,我国科技人员相继研发出了纳子富勒烯负离子释放器技术和生态负离子生成芯片技术,自此,真正意义上等同于大自然的、易于进入人体的负离子得以被生成,被新华社、光明日报等权威媒体报道,赞誉其开创了人工负离子生成技术的生态化时代。

对于一些遭受癌症病痛的患者,若治疗强度超越了肿瘤侵犯范围和患者耐受限度,会使得本已失衡的机体调控作用更加恶化,因此对于负离子疗法的辅助应用更值得尝试。



    其他相关文章:
  中老年糖尿病要采取综合治疗方法 2023.11.3
  怎样预防老年糖尿病 2023.11.3
  一位80后年轻准妈妈的怀胎之路 2023.11.2
  选择空气负离子产品应避免两大误区 2023.11.2
  负氧离子对人体的好处 2023.11.1
  空气污染致全人类减寿1.2亿年,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守 2023.11.1

网站首页|关于学会|联系我们
Copyright by 2009-2012;中国负离子暨臭氧研究学会 版权所有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