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负离子医学 行业资讯 相关标准 宣讲师培训 行业交流 理事单位
关于学会 认识负离子 认识臭氧 相关研究 负离子与健康 会员服务 会员单位
专家顾问 负离子应用 臭氧应用 检测评审 负离子与环境 入会申请 联系我们
快速导航
首页
关于学会
专家顾问
负离子医学
认识负离子
负离子应用
行业资讯
认识臭氧
臭氧应用
相关标准
相关研究
检测评审
宣讲师培训
负离子与健康
负离子与环境
行业交流
会员服务
入会申请
理事单位
会员单位
联系我们
 

      首页>>新闻中心

中国网:专家提醒甲醛治理重要性 生态负离子净化器成重点推荐

【发布时间:2017/8/11】 【查看次数:1388】
+

甲醛是装修污染中的首要污染物,也是国际一类致癌物,随着媒体报道越来越广泛,其可怕性也让民众“谈醛色变”。为此,净化市场开始重点发展甲醛净化技术,能够利用负离子+臭氧联合模式对甲醛进行自然、高效净化的生态负离子空气净化器也应运而红。

专家:装修多年后甲醛也会超标

日前有网友向新华网反应:2016年10月17日,自家的两居室装修完毕,经过5个月的通风处理,于2017年3月17日入住,入住时自测室内甲醛含量为0.08毫克/立方米,低于国标标准0.1毫克/立方米。但是,该网友于今年7月份再次闻到了刺激性异味,并出现了咳嗽症状,于是进行了二次检测,发现室内各房间的甲醛含量竟增至0.11-0.23毫克/立方米,甲醛“死灰复燃”!

国家室内车内环境及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宋广生在采访中表示:装修污染的问题早在20年前就已经出现,虽然近年来公众的防范意识不断增强,但由于原材料污染的现实存在,装修污染问题依然无法得到根本性解决。“家庭中最常见的甲醛污染源就是板材,为了追求较好的黏结度,板材厂家通常会将甲醛和尿素进行高温掺混,这就导致了在日后的使用过程中,材料里的甲醛就会持续、缓慢地释放,尤其是含有脲醛胶的人造板。”宋广生说道,“市场上几乎超过90%的复合地板、密度板等建材,都使用了脲醛胶。”

北京市室内空气质量重点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建筑环境检测中心主任张寅平也认为,如果室内空间相对密闭,甲醛的挥发时间会非常漫长,装修几年甚至十几年后甲醛超标也是常见。“以我自己家为例,我于2003年装修了阳台,到今年是第14年了,打开木质柜子还是能闻到呛人的甲醛味。”早在十几年前,日本横滨国立大学就在研究中指出,人造板等装修材料中含有的甲醛释放时间约为3-15年。

生态负离子空气净化器成甲醛净化重点推荐手段

根据我国目前的相关标准,家具中允许含有甲醛,但含量要低于一定限值。“在被称为全球复合木制品行业最严苛的甲醛释放标准发布后,势必对我国出口的木制品造成了限制,而商家为减少损失,必然会将甲醛超标木制品投放到国内市场销售。所以,家庭中要尽量选择生态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等可以对甲醛进行高效、长期净化的手段。”宋广生主任表示。

中国空气负离子暨臭氧研究学会首席专家陶名章教授介绍,生态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去除甲醛,从时间、技术、效果等各方面看,都是在净化市场中超前的。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同时拥有负离子系统和臭氧系统,由此便可以实现负离子+臭氧的联合治理。

“负离子可以对甲醛进行有效降解,臭氧可以对甲醛进行高效分解。”陶名章教授说道。根据西北化工研究院发布的《室内甲醛污染控制技术研究进展》论文研究分析:空气负离子可与甲醛等挥发性有机物发生反应,起净化空气的作用,并将甲醛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那臭氧净化是否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臭氧可以与甲醛发生脱氢反应,使化学键键长发生变化并产生断裂,形成络合物和HOOO,从而完成对甲醛的氧化和分解,产物为二氧化碳、水和氧气。释放出的臭氧一般会在30-40分钟内自动还原成氧气,不存在任何化学残留。”陶名章教授解释道,“而且按照卫生部的规定,在0.15ppm浓度下接触8小时,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影响。但臭氧净化一定要在人离开室内后进行。”

而记者通过在相关网站的查询,发现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对生态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出具的检测报告是:生态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对甲醛的一次性(20分钟)净化率为73.33%。如果持续开启的话,甲醛的净化率会更高。

钟南山院士在今年两会上呼吁,要重点关注室内空气污染。甲醛作为室内污染的重要物质,应该需要对其重视并进行高效治理。而在甲醛净化方面表现优异的负离子产品,也有望推动新一轮的甲醛净化技术热潮。


    其他相关文章:
  中老年糖尿病要采取综合治疗方法 2023.11.3
  怎样预防老年糖尿病 2023.11.3
  一位80后年轻准妈妈的怀胎之路 2023.11.2
  选择空气负离子产品应避免两大误区 2023.11.2
  负氧离子对人体的好处 2023.11.1
  空气污染致全人类减寿1.2亿年,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守 2023.11.1

网站首页|关于学会|联系我们
Copyright by 2009-2012;中国负离子暨臭氧研究学会 版权所有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