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闻名天下的有两个原因,一是路人皆知的九寨沟;另一原因是这里是高原上的长寿之乡。
随着阿坝内九寨沟等景区的深度开发,当地的酒店建设、文化生活、交通设施都已经与城市接轨,超过80%的植被覆盖率让这里的负氧离子浓度超过了9500个/立方厘米。在300公里外的阿坝水磨古镇就是国内知名的长寿之乡,湍急、洁净的冰川融水以及高浓度的负氧离子,正是这里长寿的秘密。
森林、瀑布为空气注氧
在阿坝生活最多的两个民族是藏族和羌族,其中居住最多的是安多藏族,据说是藏族贵族的后代。
藏族人会随时告诉你,在哪一座山上会有冬虫夏草,以及他们曾经赖以生存的牦牛。牦牛可以漫山遍野地随处走动,而一到太阳下山,就又会找到自己的群落。
时至8月末,前一天下了一天雨,远处阳光在云的缝隙中照亮了远处的山峰,“那是一座雪山,昨天那里刚下了雪”。随着他指引的方向望去,在众多暗绿色的丘陵之上,一座美丽的白色雪山,带着她的棱角,插入云霄。云雾在山中闲逛,仿佛是蔓藤与树枝的纠结一般,相互缠绕,彼此共存。
当汽车从平坦的山路上开过,山涧中,湍急的河水显然比行人还要匆忙。在这里,河水像放荡不羁的牦牛一样,身着青衣奔腾而去。每一个水滴可能是来自高山上的雪峰,这一滴水也许是昨天山顶那场暴雪,也有可能是沉睡千年的冰川,渗透至地下的岩层。
大概十几年前,地质队在阿坝发现过古代冰川,而冰川四周的羌族和藏族村寨生活着很多长寿老人。
藏族人把长寿归结于水、空气和牦牛肉。
由于阿坝位于两个地质板块的边缘,冰山融水在丝毫没有过渡的情况下,直接从高原坠落山涧,之后咆哮而去。在这场重重的摔击中,水中的氢离子和氧离子得以分离,并飘浮在空气中。
森林和瀑布是氧离子产生的两大源泉。从阿坝历史记载开始的战国时代,这里开始了郁郁葱葱的生机,为地壳运动的造物历史,添加了人的历史。
醉走的行程
阿坝各县的海拔在2500~4100米之间,对于一个长期生活在平原上的人而言,最清醒的时刻可能是在酒店里、宽阔的广场上,一旦走入森林,高浓度的氧离子,便会让人昏昏欲睡。
即使在更高的海拔上,都没有产生高原昏睡的感觉,但是在林中,哪怕是简单的散步,都急于找到一个温暖的枕头,试图温馨地睡去。
以阿坝闻名的九寨沟为例,九寨沟植被覆盖率为80.39 % ,森林覆盖率为 38.24 %。由于这里处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地表的落差造就了这里大量的瀑布群。这里的负氧离子浓度超过了9500个/立方厘米。
而在北京,二环内知名的“绿地”——天坛公园负氧离子含量约300个/立方厘米。其实,北京的空气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笑话。
在阿坝,藏民流着汗水收割青稞,听着自己粗粝的呼吸,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健康和幸福。
“每个村里都能看到长寿老人。”藏族朋友自豪地说,“一切都是全天然的,能不长寿吗?”
当城市的标识在后视镜中消失,漫山层叠的绿色和清冷的空气洗涤了来客的肺和双眼。
漫步在初秋的阿坝,你只要目光朝向远方,像所有久居大城市的人一样,一次深深的呼吸,就足以解脱。
原文转载自:http://money.163.com/14/0913/07/A60OVKFH00253B0H.html
更多负离子行业资讯:http://www.lzlf.org/hangyezixun.as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