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森林疗养”逐渐为人所知,“负离子疗养”也应运而红,起因是森林中含有大量负离子,而负离子的医疗保健效果被医学界“盖章”认定,亦获得临床验证。但是,去森林旅游一次就能有效疗养了吗?想要进行负离子疗养,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本文一一告诉你。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负离子疗养的成功进行,万万不可少了负离子。那么,负离子究竟存在于哪些地区?别急,台湾科技大学叶正涛教授早已整理了不同区域负离子的含量。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们通常居住的楼宇办公室、开发区等地的负离子浓度值较低,通常只有几十个/立方厘米左右,远远不及森林瀑布、高山海边等每立方厘米可达过万的负离子含量。所以说,先来界定含有负离子的区域,比如城市公园、矿业郊区、乡村田野、高山海边、森林瀑布等。
同时,负离子浓度也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关于空气负离子对人体益处的研究至今为止已经有100多年,国内外的大量专家做了大量的科学实验,各个浓度范围的都有,而且这里面包含大量的“临床实验“”临床双盲实验”,虽然研究的方向是对人体的有益性,但至今没有发现高浓度的空气负离子(负氧离子)对人体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且研究者倾向于负离子浓度越高,对人体的效果越好。我国权威负离子机构——中国空气负离子暨臭氧研究学会也认同此看法,并表示,在室内营造出等同于最宜居最利于长寿的自然环境的浓度最为科学合理。
除了具备高浓度的条件之外,生成小粒径负离子为最佳。《环境健康与负氧离子》一书中表示,空气的正、负离子,按其迁移率大小可分为大、中、小离子。对人体有益的是小粒径负离子,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只有小粒径负离子才更易于进入生物体,发挥对人体的医疗保健作用。所以在进行负离子疗养时,一定要看清是否生成的为小粒径负离子,在此也提醒,自然界的负离子大多数都是小粒径负离子,是益于人体健康的。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虽然自然界的森林等地在负离子浓度、粒径上均能满足需求,但负离子疗养属于自然有效的非药物疗养方式,无论是对于失眠等神经系统疾病、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都需要坚持吸入负离子才能见效,而多数人并不会长久待在森林等人迹罕至的区域;临床上应用负离子所进行的改善疾病的研究,参与研究患者吸入负离子的时长少则一月、多则半年、一年不等。所以,为了更好地进行负离子疗养,人工生成等同于森林等自然界的负离子就成为大势所趋。
如今,应用生态负离子生成芯片技术以及纳子富勒烯负离子释放器技术,研发而成的生态负离子生成机,可释放出高活性、高浓度的小粒径负离子,并打破时空限制,实现足不出户也可呼吸到负氧离子的效果。中国空气负离子暨臭氧研究学会验证,生态级负离子生成机所释放出的负离子浓度在释放窗口处可达6000万个/立方厘米,即便是在距离仪器3——4米远,仍有4——5万个/立方厘米左右的负离子被释放,与自然界含量相似。
|